我國最早用黃銅鑄錢開始于明嘉靖年間。
中文名
黃銅棒外文名brass rod最早使用時間明嘉靖年間厚 度1.0-200mm寬 度305-600mm分 類熱鍛、冷鍛、環球
黃銅棒
銅棒是有色金屬加工棒材的一種,具有較好的加工性能,高導電性能。主要分為黃銅棒(銅鋅合金,較便宜),紫銅棒(較高的銅含量)。
特點編輯
編輯
黃銅棒是用銅及鋅的合金制造成的棒狀物體,因色黃而得名。銅含量56%~68%的黃銅,其熔點為934~967度。黃銅的機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,可用于制造精密儀器、船舶的零件、槍炮的彈殼等。
含鋅量不同,也會有不同的顏色,如含鋅量為18%-20%會呈紅黃色,而含鋅量為20%-30%就會呈棕黃色。另外黃銅敲起來聲音獨特,因此東方的鑼、鈸、鈴、號等樂器,還有西方的銅管樂器都是用黃銅制作的。
分類
材
明顯降低銅棒的可焊機能。 無鉛易切削黃銅棒是易切削鉛黃銅棒的替換產品,因為鉛對人體危害較大,無鉛易切削黃銅棒是以無毒害第三合金元素來替換鉛,目前已研制出的無鉛黃銅棒合金體系有:Cu-Zn-Bi、Cu-Zn-Te、Cu-Zn-Bi-Te,同時在Cu-Bi、Cu-Te、Cu-C以及Cu-S等高銅合金體系上也有一定研究,但因為產品的可加工性、易切削性以及性價比等因素影響,目前有一定實際應用的主要為Cu-Zn-Bi無鉛易切削黃銅棒。 碲在固態銅中的溶解度很小,以Cu2 Te彌散質點存在,對銅的電導率及熱導率的影響很小,但能明顯改善銅的切削機能。鉍在270℃與銅形成共晶體,其中鉍呈薄膜分布于銅晶界,嚴峻降低銅的加工機能。鉍在銅中的溶解度很小,800℃時也只有0. 01%。
用途編輯
黃銅棒
黃銅棒
普通黃銅是銅鋅二元合金,其含鋅量變化范圍較大,因此其室溫組織也有很大不同。根據Cu-Zn二元狀態圖(圖6),黃銅的室溫組織有三種:含鋅量在35%以下的黃銅,室溫下的顯微組織由單相的α固溶體組成,稱為α黃銅;含鋅量在36%~46%范圍內的黃銅,室溫下的顯微組織由(α+β)兩相組成,稱為(α+β)黃銅(兩相黃銅);含鋅量超過46%~50%的黃銅,室溫下的顯微組織僅由β相組成,稱為β黃銅。
紫銅帶用途分析
一、銅材的分類:
銅材按形狀可以分為5類 銅管、銅棒、銅板、銅排、銅帶,他們的特性和用處都不相同。
1、銅管性能、用途介紹:
銅管(又稱為
紫銅管)-經常自來水管道、供熱、制冷管道安裝管質地堅硬,不易腐蝕,且耐高溫、耐高壓,可在多種環境中使用。銅棒-表面光亮,延展性好,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廣泛應用于建筑裝潢、機電、五金、汽車、電器、電信器件、制冷設備、儀器儀表、醫械、制鎖等行業。
2、銅板性能、功效、用途:
銅的初加工產品,具有良好的延伸效果,常經過折彎,沖壓加工為各種銅型材。
3、銅排用途:
銅排(由銅板切割加工)適用于高低壓電器、開關觸頭、配電設備、母線槽等電器工程,也廣泛用于金屬冶煉、電化電鍍、化工燒堿等超大電流電解冶煉工程。可以這樣評論:銅材在國內工業中是最為常用的金屬之一。
4、銅帶用途、性能:
銅帶是由通奸經過切割加工而形成的寬度較窄的產品,可以提高銅線進行電機纏繞。也廣泛應用在電機方面主要特點是散熱性能好、易焊接和纏繞效率高。